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政协要闻 > 

融入全球经贸网络 建设深圳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政协委员提出152条建议

来源:发布时间:2024-09-30

加快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深圳市委七届九次全会全面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的新要求。

今年,市政协经济委提交的集体提案《关于推动深圳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提案》由市长覃伟中领衔督办,并于5月份开始启动“推动深圳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重点调研。4个多月来,市政协经济委发动200多名市政协委员,分为投资促进组、贸易发展组、金融服务组和创新合作组四个调研小组,深入市委金融办、市科技创新局、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等职能部门,以及市走出去战略合作联盟等社会组织和有关企业调研,召开各类型调研座谈会60多场,累计1200余人次参加。调研组还赴香港、福州实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做法。通过广泛深入调研,调研组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和信息,全面梳理了我市投资、外贸、金融、创新领域对外交流合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系列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措施建议,形成了一份总报告、四份分报告和多份委员建议共计33万余字的成果。

9月27日,在市政协七届十九次常委会会议上,委员、专家们根据调研成果进行协商建言。

加速与国际规则接轨,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市政协委员、2024年度经济界别召集人,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苏华代表调研组作总报告发言时表示,当前,我市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产业基础扎实,企业竞争能力强,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地位不断强化,经济基本面良好。但随着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各种新问题及瓶颈约束也日益凸显,体制机制束缚仍需突破,外贸高质量发展、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仍面临一些挑战,区域协同创新的潜力还有待挖掘,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还面临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的新挑战新任务。

为此,调研组围绕加速与国际规则接轨,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外贸质升量稳,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完善高水平国际经贸合作的服务保障体系;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促进对外投资高质量发展,以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强化区域间开放联动,主动融入全球经贸网络,以区域协同开创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等4个方面提出33项152条具体建议,为推动深圳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贡献政协的智慧和力量。

加大新质生产力招商引资,保持政策稳定性

市政协委员、经济委副主任,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高锦民代表投资促进组发言,他建议深圳加大改革力度,打造全球投资首选地。

“深圳应大力发展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及功能性食品创新等新质生产力,加大招商引资改革力度,在现有科技产业基础上,用好自身优势,以AI技术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打造科技引领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挖掘未来产业新的增长点,如细胞技术产业化应用、合成生物技术与传统中药、滋补养生等传统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等。”高锦民表示,应出台强有力的扶持政策尤其是金融政策,用科技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努力吸引全球创新型新兴技术企业落地深圳。

高锦民认为,在吸引外资方面,必须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提升政策法规透明度和快捷服务能力,避免政策频繁变动给投资者带来的信心动摇和发展不确定性,打造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建立政府良好的国际信誉,因为“投资者的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高锦民还建议深圳可建立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系统性整合市级政府海外服务职能,用好国际化的融资平台,支持企业抱团出海,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双管齐下,再造多个“海外深圳”。

强化风险预判助企业更好开拓海外市场

代表贸易发展组发言的市政协常委、民建市委会副主委、龙华区政协副主席王志毅认为,当前,深圳外贸规模居前、结构优化、增势强劲、业态丰富。为进一步推动深圳外贸向好,他建议,在外需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深圳可参考浙江等地经验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实现实时预警,强化风险预判能力。同时引导企业拓展“一带一路”新型贸易伙伴,鼓励协会及中介机构帮助企业形成有效的出口合规体系。同时强化驻外经贸联络处建设,支持商协会带动行业“抱团出海”,推动深圳国际仲裁院在河套试点专利有效性纠纷管辖等。

王志毅还提出,应有序布局海外流通设施,加快外贸服务升级,包括发展国际公路运输、低空经济;增设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点位与市内免税店,加强启运港建设;依托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发展电子贸易单据,提升市场采购贸易数字化水平;完善国际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功能。

在河套设立“金融特区”简化海外投资备案流程

市政协委员、深圳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向东代表金融服务组发言。他认为,深圳金融服务业发展与开放可用金融“金策”频出、开放硕果累累、深港共筑全球金融“第三极”来形容。但他也提出,深圳在跨境金融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区域协同、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亟须更高水平开放。

徐向东特别提到,要完善创投支持科技企业发展机制。比如释放河套平台优势,建立“金融特区”,设立河套园区的专项基金,打造一个国际化的投资和融资平台;争取国家授权我市试点创投行业税收政策改革等。

“希望深圳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提高金融开放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区域协同能力,主导构建大湾区人民币国际枢纽平台,深度结合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提高深圳新质生产力的含‘金’量、含‘科’量,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徐向东说。

市政协委员、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广东区域总经理李其乐关注的是企业和金融机构普遍关注的ODI(境外直接投资)备案问题。他提出,应在深圳市权范围内探索更高效便捷的流程,建议由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外管局等联合设立企业境外投资一站式服务窗口;建议设立跨部门联席会商机制,或抽调人员组建企业境外投资工作专班,为企业节省境外投资项目的准备时间和成本。

推动新质生产力应用场景国际化布局

作为创新合作组组长,市政协委员、深圳中航信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市工商联副主席常远表示,深圳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科技创新方面一直领先全国,但与全球顶尖创新中心相比,深圳在创新协同和国际合作上仍有一定差距。

他建议,加强制度设计,推动新质生产力应用场景国际化布局。通过制定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场景培育政策,明确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确保深圳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高位置。可根据区域产业基础和国际竞争优势,规划具体的产业布局,推动形成国际化的创新应用高地。深圳可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评估体系,动态跟踪各地应用场景的国际化水平,确保政策实施有效。他提出,可充分利用河套的区位和政策优势,推动港深创投生态圈的建设。

在市政协委员、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深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罗璇看来,深圳应协同香港、链接国际,共建国际创新中心。她表示,香港政府拨款港币100亿元启动“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推动香港与国际知名大学及机构合作,拨款100亿元推出“产学研1+计划”,以配对形式资助不少于100支高校的研发团队。深圳应主动联络及挑选符合深圳发展的InnoHK研发中心,邀请其在河套深圳园区建立分部,将其国际伙伴引入河套进行研发工作;主动联络及挑选符合深圳发展的“产学研1+项目”,在河套深圳园区建立分部,发挥国际链接作用。

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全链条法律服务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和经贸争端加剧,深圳企业开展跨境贸易和出海投资面临的风险挑战随之增加,涉外法律服务需求与日俱增。

“当前,深圳本土涉外法律服务难以满足需求,亟需加强涉外法律服务能力建设,以助力深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市政协委员、深圳市律师协会会长、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张斌建议,深圳应尽快出台《加快推动涉外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系统统筹涉外法律服务,同时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涉外律师学院建设,打造深圳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培养基地。

张斌还建议,由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建立法律服务需求信息库,为企业提供精准的律师对接服务,由市商务局、国资委等相关部门搭建律企供需平台,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全链条法律服务。

以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深圳更高水平开放

“要高度重视平台经济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功能和作用。”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深圳大学专精特新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曹钟雄说。

曹钟雄认为,目前,深圳平台经济相比于国内其他城市仍有一定的差距,缺少自己的主平台,平台经济产值也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他建议,深圳应更加重视平台经济的发展,支持腾讯、华为等企业将下属子平台总部回迁深圳。鼓励现有平台企业将深圳作为区域总部做实、做大、做强。同时,要抢抓人工智能战略性机遇,把人工智能领域平台企业作为发展重点对象,针对全球和全国进行招商和培育,谋划一批战略性、标志性、引领性重大项目。发展深圳优势,重点围绕智能网联企业发展作为切入口,发展以大模型为主导的平台经济,推动人形机器人为切口的智能经济。支持大疆、比亚迪等硬件企业加强平台建设,构建基于无人应用的产业平台经济。曹钟雄还建议,要把平台经济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产业进行重塑,以平台经济来统领相关“20+8”产业集群。

打造世界级湾区设计创新引擎高地

市政协委员、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会长、深圳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执行会长封昌红表示,深圳应将设计作为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汇聚全球设计创新资源,激发新活力、新动能,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

她建议,人工智能与设计创新应携手同行,构建具有深圳设计话语权的国际设计评价体系,依托“设计赋能+科技创新”催生新质生产力,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世界级湾区设计创新引擎高地,将工业设计打造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开放型经济的深圳特色。封昌红表示,应扬创意之帆,借“圳造”之力,助深圳品牌“破圈”出海,构建发展新格局。她提出,应鼓励设计机构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建立海外创新设计中心,吸引全球设计创新资源,增强国际竞争力。应厚植设计新生态,全球招强引优聚才引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编辑:赵文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