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深圳政协网首页 > 政协要闻 > 

深圳口述史|黄竞:创造“爱心小飞象”IP形象亮相文博会,搭起公益桥梁

来源:深圳晚报发布时间:2024-05-29

黄竞

1978年出生于香港,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统筹多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香港馆规划设计,现担任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副主席、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总会执行会长、ACE 创意教育协会(香港) 首席代表、香港家私装饰厂商总会董事。

口述时间:2024年3月8日

口述地点:深圳市政协文史馆

2012年,我在深圳开启创业之路,用香港设计联动粤港澳大湾区制造,助内地企业打入国际市场,并在香港年轻设计师之间搭起沟通合作的桥梁,积极推动香港青年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及国家发展大局。此外,与ACE创意教育协会(香港)及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联手发起的“爱心小飞象”IP形象,不仅成为了我在设计事业中参与公益的重要里程碑,更在我的人生轨迹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一次旅行中的决定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当我思考未来何去何从时,和当时女朋友、如今的太太一次难忘的旅行,让我下定决心,以后要来内地发展。

怀揣艺术热爱 迈出来内地发展的第一步

1978年,我出生在香港的一个小康家庭,20世纪80年代,我的学校理科课程占据大多数,而艺术类课程则占比很少。然而,艺术对我而言,并不陌生。我的父母都是艺术爱好者,在家庭的艺术氛围熏陶下,我自幼就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觉悟了自己对工业设计的浓厚兴趣,并立志成为一个工业设计师。我喜欢思考如何将艺术与实用性相结合,创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产品,简单来说就是工业设计能通过产品给大众带来生活改善和进步;我开始关注各种工业设计作品,研究它们的设计思路和创新点。

艺术不仅是我的兴趣所在,更是我未来想要追寻的职业方向。于是,我下定决心申请香港理工大学的艺术类专业,希望能够在那里系统地学习艺术知识,将热爱转化为专业技能。有了学校老师的推荐信,我顺利地参加了艺术水平考试,并成功考上了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专业。

在香港理工大学获得一级荣誉设计学士后,当我思考未来何去何从时,和当时女朋友、如今的太太一次难忘的旅行,令我做出了影响我至今的决定。

1997年6月,我记得第一次来到北京天安门的那个喜悦而庄严的下午。眼前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内地的繁华与活力让我目不暇接。我和太太驻足流连在广场东侧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牌”前,心中默念倒数,于是我当即做出决定:以后要来内地发展。

2001年,我踏出了“来内地发展”的第一步。为方便我学习海外设计理念的同时,又有机会深入工业设计一线,于是我入职了东莞一家港资企业。有优秀的生产能力当背书,人力成本也相对低,这些因素成为很多香港设计师在内地立足的独特优势。当时,香港与珠三角“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早已成熟,香港设计师因为地缘优势有着无限接近生产环节的机会。

只有了解一个产品“出炉”的全产业链,才能够在前期设计中无缝对接市场。就职11年,我每天早上坐着两地牌照的直通车过关到东莞上班,晚上下班后又坐车回香港,有时候需要进厂工作,我便留在工厂宿舍,这也让我多了些在内地感受生活的机会。虽然路途奔波,但很快我就熟悉了从工业设计、工业制造、品牌包装到最后销售的所有环节。

因东莞与深圳的地理邻近关系,我在工作中不仅负责沟通设计事宜,还需与深圳市场进行对接。在这一过程中,我成功积累了大量关于深圳工业设计的资源,也让我了解到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我看到深圳汇聚了无数优秀的企业和创新型人才,他们在这片热土上挥洒着汗水,书写着奋斗,这种热情鼓舞了我。

一次热闹的展会邂逅,我与深圳家具行业协会建立联系,结下了不解之缘。七八年的合作期间,他们如同家人一样,时刻给予我温暖和支持。

深港携手 做互相成就的“家人”

11年的职场生涯,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成长机会和丰富的知识积累。2012年,我在深圳开启了创业之路,并将“塑造中国杰出设计品牌”作为我的核心理念和追求目标,用香港设计联动粤港澳大湾区制造,助内地企业打入国际市场。

创业的道路上充满了挑战与艰辛,我至今仍清晰记得,我的首个项目是与一家深圳知名设计公司和香港知名品牌设计公司合作,共同打造一个家居相关的新品牌。鉴于他们需要一个具备工业及产品设计能力的管理者,同时兼具香港与内地的合作经验,以配合两个不同文化机构的合作,所以我的经验正好符合他们的需求,而我也坚信他们是我寻求的理想合作伙伴,尤其是在家具产品领域。正是基于这样的合作,我有机会涉足家具产品设计这一全新的领域,并从中不断学习和成长。直至今日,我仍然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家具行业中深耕,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

我频繁地穿梭于各种专业展会,深入洞察行业最新动态,以捕捉市场趋势。一次热闹的展会邂逅,我与深圳家具行业协会建立联系,结下了不解之缘。七八年的合作期间,他们如同家人一样,时刻给予我温暖和支持。从设计构思到市场细节的把握,协会始终给予我们香港企业巨大的支持。正是基于这种坚实的合作基础,我们的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同时,我也感受到协会成员之间的默契与理解,让我更加坚信:他们就是我的“家人”。

“爱心小飞象”的IP形象不仅成为了我设计事业的重要里程碑,更在我的人生轨迹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传播爱与梦想的“爱心小飞象”

谈及我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无疑是“爱心小飞象”这一IP形象的诞生。“爱心小飞象”不仅仅是一个形象,它已经应用于文具、服装、家居等领域,结合公益元素与商业特性,满足市场对公益产品的需求。同时,“爱心小飞象”也积极与企业合作,寻找更多资源和机会,传递更大的正能量。

大象行走缓慢,气质显得笨拙,广东话称其为“笨象”。“爱心小飞象”的形象灵感来源于轰动全球的云南亚洲象北迁事件,可爱的象群为全球上演了一场感人的回家直播秀。我希望“爱心小飞象”能够传递爱与和平的正能量,因此用创意设计与形象将爱心可视化,激发人们的关爱情怀。

“爱心小飞象”IP形象在展会亮相并深受观众喜爱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我思考如何将其大爱传播得更远。首先,我设想大象能够飞行,通过翅膀将爱带到不同地方。接着,为了更集中地表达大象的爱,我将大象的额头、翅膀设计成心形,这便成为“爱心小飞象”的核心概念;颜色设计上,主体颜色是粉色,但它可以在不同环境中自由变换颜色,后期通过改变“爱心小飞象”的颜色和调性,让它适应不同企业的品牌调性,增强品牌传达效果和消费者情感共鸣;在外观上,“爱心小飞象”还需兼具国际化和中国文化内涵,体现社会价值,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

关于“爱心小飞象”IP,还隐藏着一段特别的回忆。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母亲曾亲手为我制作了一个小飞象玩偶,它不仅是一个陪伴我成长的玩具,更是家庭温暖的传递者,象征着父母对我深沉的爱。时光荏苒,如今我已步入人生的中年阶段,这段童年记忆与全球对于我国的爱心事业和动物保护事业的关注相得益彰。

设计的核心是对“为社会作贡献”这个想法始终保有热情,因此我一直梦想着将公益慈善与IP设计巧妙结合,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形象,为这个世界注入更多的活力与温暖。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够打破常规,独树一帜,使其能够深入人心。因此,当我们与ACE创意教育协会(香港)及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联手发起“爱心小飞象”IP形象设计时,我深感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通过结合各方意见与基金会的爱心理念,我们最终设计并创造了结合爱心与梦想的“爱心小飞象”这一IP形象,寓意着在天空翱翔传播爱与和平的愿望。

2023年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上,我们首次向市民展示了“爱心小飞象”的IP形象,两米多高的巨型“爱心小飞象”公仔深受小朋友喜爱。虽然未对IP进行正式推广,但我们这一新形式的社会爱心活动得到了大会的支持,并受到年轻人和小朋友的喜爱。销量是目标,但从零到有的过程同样很重要。我们将“爱心小飞象”公仔售卖所得扣除成本后的收入捐给基金会,以此方式参与公益事业。

黄竞在展会上向逛展者介绍“爱心小飞象”IP形象

如今,“爱心小飞象”不仅成为了我设计事业中的重要里程碑,更在我的人生轨迹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设计是“利他”的,“给予”能使我快乐。

“一定要到大湾区来看看”

深耕内地市场二十多年,我的个人成长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我亲眼见证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一种家国归属感油然而生,帮助香港年轻一代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也成了我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

以前没到过内地的香港人不知道,原来天空在没有高楼的遮挡下可以这么大。尽管部分香港人对纽约时代广场的霓虹灯充满向往,殊不知,在深圳华强北任何一个角落,抬头都可以看到这样震撼的一幕。除了对内地市场的认知存在偏差外,许多香港年轻人对相关政策也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他们需要一个更为专业和精确的信息来源,来指导他们在内地市场中的行动方向和策略。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市场需求问题,更是一个关于如何适应和融入内地市场,以及如何利用政策优势来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设计是“利他”的,“给予”能使我快乐。作为长期在内地发展的香港设计师,同时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副主席,我时常扮演着沟通者的角色,将内地的机会推荐给香港的年轻设计师,通过促成一些有关原创设计的平台衔接,积极推动香港青年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成为他们寻找发展新天地的“桥梁”。为将香港设计更好呈现,我参与并统筹了多届文博会香港馆的设计,之所以能设计好香港馆,理解内地市场和内地客户的需求至关重要,同时,我将香港设计理念融入其中,吸引了众多香港新锐设计师及其作品参与其中,也帮助了很多香港青年设计师在深圳找到就业机会。

2017年文博会上,我与香港建筑师阮文韬合作,共同打造了一座别具一格的香港馆。这座建筑犹如一座躺卧在地上的大厦,地库是商场和地铁站,里面包含着香港人衣食住行的故事,这座与众不同的建筑由阮文韬设计,我负责内部的精心规划和平面设计。正是基于这次经历,阮文韬与深圳CBD家居品牌结缘,并承担了其在坪山区高达180米的总部大楼的设计重任。

黄竞在自己参与设计的文博会香港馆前拍照留念

“迈开步、张开嘴”,用内地广阔的市场来检验自己的设计才华,这是我给香港年轻设计师的建议。因此我一直跟香港年轻人说“一定要来大湾区看看,感受以后再做选择。”经过深入了解,他们定会发现深圳这片土地所蕴含的无限魅力与潜力,自然也会成为他们寻求更大发展舞台的首选之地。

身为香港设计师,当我置身于陌生环境,尤其是当初我的普通话尚不流利时,这句话无疑为我注入了强大的力量。

“来了就是深圳人” 触动我的心

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制度创新和先行先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打造世界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有利于建设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实现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展。在正式提出这一理念之前,我便敏锐地观察到粤港澳已经形成了紧密的经济一体化格局。

内地发展一日千里,几年时间已经抵得上国外十多年的变化。当下不少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和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已经大有不同,内地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中国制造”的产品越来越好,从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到工业设计都在跟国际接轨。

产业发展迅速,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吸引了大量创业者前来投资兴业。深圳前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热点区域,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前来扎根。我与我的合伙人选择在这里成立公司,不仅是因为这里毗邻香港,拥有便捷的交通和丰富的资源,更是因为这里有一系列支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我们不仅得到了税务上的有力扶持,当项目荣获国际奖项时,还会获得相当丰厚的财政补贴。除此之外,粤港澳大湾区的部分城市还针对满足条件的初创企业,提供高达数十万元的资金补助。

每当提及深圳,我总会想起遍布深圳街头巷尾的那句话:“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简洁而有力,每次映入眼帘,都会触动我的内心。身为香港设计师,当我置身于陌生环境,尤其是当初我的普通话尚不流利时,这句话无疑为我注入了强大的力量。我深感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舞台,见证着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感受着她走向富强的坚定步伐。

编辑:李扬